机械-设备展览会在广州羊城重城亮相
日前,2004ACBA第8届全国烘焙业原辅料及设备展现会暨第4届中国国际烘焙食品西餐配料及设备在广州羊城重装亮相。记者在会上访问了若干业内人士。他们就今年中秋月饼的馅料、包装、生产等市场动向做了以下趋势性的研判。 馅料新品不多,回归传统,重视天然绿色 月饼是传统节令食品,因此传统馅料如枣泥、豆沙、莲蓉、5仁、火腿、蛋黄(归类为馅料)等1直位居馅料主流,今年仍不例外。所不同的是,随着馅料标准的严格实行,生产厂家更重视质量,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选用和生产工艺的规范化,包括标称。品牌企业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举措特别突出,HACCP的普遍引入和实行,已成为他们介绍产品时不谋而合地1个卖点。流行多年的水果馅料在经过浮华、喧嚣的炒作以后,也洗去“铅华”,卸下浓妆,露出了清纯天然的本来面目,以真材实料出现在消费者眼前。固然,这也是实行馅料标准的结果。因此可知,前几年“南京冠生园陈馅事件”确切为这1行业提供了前车之鉴,收到了痛定思痛,彻改前非的良效。综观展会,业内人士预言,今年的月饼馅料将内敛而少事张扬,新品种数量不会很多。由于那些所谓的新品种像芦荟等等太过花哨,给消费者10分不实在的作秀感觉。月饼不过就在中秋节那天吃那么几块,甚或几口,指着这么几块、这么几口就能够美容保健,谁都明白是在“逗你玩”。创新固然应当鼓励,但对月饼馅料这1积淀着深厚传统及既定习惯的领域,不要轻言时尚,不可妄谈“创新”,消费者不傻,红木书案你非要“创新”成老板台,绝对是你病得不轻,而不要责怪消费者老土房子是集体产权拆迁了赔吗,不够时尚。为消费者换换月饼口味的主观愿望是好的,不过态度要端正,别行其名无其实,耍花枪,弄噱头,如此终归会遭受市场的报应。 包装重视经典,凸显文化底蕴,“过度”现象将有所好转 货卖1张皮。月饼因其更多地是在中秋节期间作为馈赠礼品,所以包装1直是生产厂家强调的重点,以致矫枉过正,买椟还珠的现象屡见不鲜。今年的情况会好1点。业内人士称,首先,各厂家浮躁的心情沉寂了许多,以他们参展的情况看,1是展位布置得格外“中国”,格外“民族”,格外古香古色,格外经典传统,好像1下子厌倦了西服革履,而全都换上了唐装,佩上了中国结。这类带有显著明清风格的布展情势(镂花窗扇、屏风、红灯笼、中国结)最少表明,各生产企业今年在包装上将开打传统文化牌,更重视月饼的历史文化底蕴。2是包装盒的设计。虽然由于惧怕盗版他们谁也没有亮出“绝活儿”,但趋向却是很明显的,高级盒古朴庄重,富贵典雅,饱含大家气质,没有了爆发户的浅薄和张扬。中低档则喜庆吉祥,很像杨柳青的年画,透着老百姓的脍炙人口和亲切、实在遭遇政府非法强拆后怎么维权。往年的那种不伦不类的电话、小提琴、卡通等情势的造型与设计,少了许多。这也是市场冲洗的结果。同馅料的所谓创新1样,包装设计亦不能脱离对象或内容而随意标新立异。它的最高地步是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,简单即美,大俗中见大雅,不可轻易忽视传统的气力。不过,对月饼包装中的“过度”现象,业界人士仍表示了程度不等的担忧,由于需求决定市场。社会上某些人的需要,对生产企业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,1下子杜绝很难。留待市场去决定取舍吧。可以肯定的是,这类现象会在社会舆论的谴责下,逐渐减少。 月饼生产集约化,品牌产品占据城镇市场主流,农村市场有待规范 事实上,自当年“陈馅事件”曝光后,月饼生产的集约化,品牌产品占据主流的趋势便已见端倪,去年的“非典”强化了这1趋势,今年这1趋势将成定局(特别在城镇)。由于月饼是节令食品,时效性极强。中秋时是月饼,过了中秋还不如烧饼。其利润虽大,风险也极高,要求生产企业有很强的实力,加上消费环境的变化,相干标准的实行,监管力度的加强,某些小企业已悄然出局,被提升了的门槛挡住了脚步。应当说,月饼生产发展至今,城镇老百姓已进入了指牌认购的时期,没有牌子的月饼(虽然有些是贴牌)在城镇市场机会不多。这是件好事,固然也给品牌企业带来了压力,促使他们精益求精,把产品做得更好,回报消费者的信任。比较担心的是农村市场,分散而难于管理,消费能力有限又不可能不吃月饼而没有需求。所以,业界人士表示,1方面,有关部门应吸取“毒奶粉”事件的教训,加大监管力度,让农村百姓吃上放心干净的月饼。1方面小企业应加强自律,不生产问题月饼。品牌企业亦应想办法降落本钱,向周边的农村市场提供1些价廉质优的产品,起到引导示范作用,使自己的品牌优势惠及更广大的地区和消费者。 总之,今年的月饼馅料、包装、生产整体趋势是内敛式的,范围上的扩大和速度上的高歌猛进已为昨日黄花,风景不再。各生产企业应审时度势,建立科学发展观而与时俱进,稍安勿躁,求真务实,把自己该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。